浙江创伤外科杂志

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。本刊已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和“中国期刊网”、“万方数据——数字化期刊群”、“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”、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、“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(CMCC) ”、“中文科技资料目录-医药卫生”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。本刊宗旨:面向临床、服务临床;面向基层、服务基层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有娃必看!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攻略

时间:2025-05-20 17:40:43

在有娃的家庭中,孩子的健康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,这两种儿童常见疾病,常常让家长们谈之色变。它们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,也让家庭陷入焦虑与忙碌之中。因此,了解这两种疾病,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,对于每个有娃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。

手足口病,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,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最为常见。这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,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。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为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,同时可能伴有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这些症状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适,影响进食和睡眠,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,如脑炎、心肌炎等,对孩子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。

疱疹性咽峡炎,同样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,主要由柯萨奇病毒 A 组引起。它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咽峡部疱疹等症状。孩子可能会因为咽痛而拒绝进食、哭闹不止,这让家长们心疼不已。虽然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但少数患儿也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。

这两种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呢?它们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;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如患儿咳嗽、打喷嚏时的飞沫;此外,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被感染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做好预防措施是关键。

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,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。培养孩子良好的洗手习惯,尤其是在饭前便后、外出归来后,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。家长也要以身作则,和孩子一起做好手卫生。同时,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,定期对孩子的玩具、餐具、衣物等进行清洗和消毒。经常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。

在疾病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,如商场、超市、游乐场等。如果必须前往,最好给孩子佩戴口罩,减少感染的风险。回到家后,要及时更换衣物、洗手洗脸。

孩子的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。要保证孩子饮食均衡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,增强孩子的免疫力。避免给孩子吃过期、变质的食物,以及生冷食物。此外,要注意孩子的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和调整。

学校和托幼机构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。这些地方人员密集,孩子之间的接触频繁,一旦有孩子患病,很容易造成传播。因此,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午检制度,及时发现有发热、皮疹等症状的孩子,并采取隔离措施。同时,要对教室、宿舍、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,保持环境清洁卫生。

如果孩子不幸患上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,家长也不要过于惊慌。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,遵医嘱进行治疗。一般轻症患儿可以在家中隔离治疗,注意休息,多喝水,饮食清淡易消化。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,如果出现高热不退、精神差、呕吐、抽搐等症状,要立即送往医院复诊。

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是常见的儿童疾病,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,提高警惕,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的风险。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,让他们在安全、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。有娃家庭一定要重视起来,积极行动起来,共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