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。本刊已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和“中国期刊网”、“万方数据——数字化期刊群”、“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”、“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”、“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(CMCC) ”、“中文科技资料目录-医药卫生”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。本刊宗旨:面向临床、服务临床;面向基层、服务基层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浙江省教育厅

主办单位: 温州医学院

出版部门: 《浙江创伤外科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9-7147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3-1253/R

邮发代号: 32-122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94

出版地区 浙江

出版地区 浙江

订购价格 408.00

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浙江创伤外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浙江创伤外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浙江省教育厅
  • 主办单位:温州医学院
  • 国际刊号:1009-7147
  • 国内刊号:33-1253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: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浙江创伤外科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
  •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

  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.方法本院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.其中保守治疗组24例,行传统脱水、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;手术治疗组26例,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,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.结果随访1~5年,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(GOS).保守治疗24例患者恢复良好(GOS5分)4例(16.7%),中残(GOS4分)6例(25%),重残(GOS......

    作者:宋光太;杨力军;胡居恒;杨凯;王孝芳;李剑;詹寒;吴亲科 刊期: 2011- 05

  •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Marshall CT分级预后的影响

    目的研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影响颅脑损伤患者MarshallCT分级的预后.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共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,按照MarshallCT分级分为弥漫性损伤组和局灶性损伤组,分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的影响.结果6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,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7.27%,并且预后较差.根据MarshallCT分级,弥漫性损伤组......

    作者:杨小锋;温良;王芳;王浩;龚江标;李谷 刊期: 2011- 05

  • 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术后创面1例

    目的通过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1例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的术后创面,评价银离子敷料的疗效.方法1例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的术后4周后未愈合创面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,隔天换药治疗,同时积极控制血糖,改善微循环.结果患者治疗4周后创面完全愈合,患者治愈出院.结论使用银离子敷料比使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节省一半时间以上,治疗时间显著减少,节约总的治疗成本.患者在更换银离子敷料治疗后,创面生长明显加快,......

    作者:张骁;来光华 刊期: 2011- 05

  •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

   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.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,将神经生长因子溶于生理盐水后分别在1小时、4小时或7小时注入大鼠股静脉中,建立模型后7天断头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及计算梗死体积.结果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比对照组坏死体积明显减少.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.......

    作者:李剑伟 刊期: 2011- 05

  • 危机管理在现代医院医疗纠纷防范中的应用研究

   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现代医院医疗纠纷防范管理中的作用.方法成立医疗安全三级管理组织,制定《重点病人管理制度》和实施细则,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,并对2006、2007、2008年3年危机管理干预前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数、住院病人纠纷的年均发生率、纠纷补偿总额、纠纷补偿总额占业务收入的比例、病人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.结果危机管理干预后纠纷发生数、住院病人纠纷的年均发生率、纠纷补偿总额、纠纷补偿总额占......

    作者:葛孟华;孔园珍 刊期: 2011- 05

  • 基层医院急救体系和运作模式建设

   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的急救体系建设及运作模式.方法成立由急危重症科主治医师主导的急危重病抢救小组,24小时待命,负责对全院急危重症采取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,回顾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采取一体化急救模式后206例急危重症患者的资料;同时以医院2007年前未采取一体化模式期间3年的急危重症患者共198例为对照组.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内急救模式,患者全部由临床各科室自行救治为主.比较实验组......

    作者:周宗庆;莫文梅;周建民;程燕东;朱应登;刘建英 刊期: 2011- 05